首页 > 新闻

融入城市记忆的烟草文化

核心提示: 融入城市记忆的烟草文化

融入城市记忆的烟草文化

①育苗

②栽种

③管理

④采烟

⑤系烟

⑥出炕

⑦卖烟 吕超峰 邓 军摄

立秋时节,正是许昌烤烟生产的高峰期。行走在襄城县颍桥回族镇、颍阳镇的乡村,随处都可以看到乡亲们忙着采烟、系烟、烤烟、拣烟的场景。一望无际的烟田里,烟叶随风荡漾,仿佛在为丰收起舞。

襄城县颍桥回族镇、颍阳镇的颍河两岸,是中国烤烟的发源地。20世纪初,英美烟草公司为了在中国建立烟叶原料基地,派专家跑遍中国东西南北,进行了大量的土壤气候调查,最后认为颍桥一带是最适宜种烤烟的地方,于是在1913年初派人驻扎颍桥,试种推广烤烟并取得成功。

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,是许昌种烟面积最大的时期,每县每乡每村都种烟。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,许昌的烟叶主要集中分布在襄城县颍阳镇、颍桥回族镇、双庙乡、汾陈乡、王洛镇、十里铺乡、紫云镇和许昌县椹涧乡以及禹州市的范坡镇、小吕乡,俗称许昌烟叶“金三角”。1958年8月7日,65岁的毛泽东在襄城县视察烟叶生产时,一声“烟叶王国”的赞叹,不仅给许昌带来了无限的荣耀,而且造就了那个年代“言烟叶必称许昌”的辉煌。

烟叶生产费力费时,劳动强度大。100多年来,广大烟农在长期的烟叶生产实践中,勇于开拓,大胆创新,多方摸索烟叶生产的规律性,并把规律付诸新的生产实践,循环往复,充实完善,通过世世代代口传心授,逐步形成了一种世代传承的文化习俗。

春分前后,人们开始打畦育烟苗。有经验的老烟农负责烟籽的催芽,将烟籽置于火炉旁温水罐的水面之上,也有人把烟籽装入塑料袋催芽。整理苗床精益求精,施肥松土、踩实踏平、浇水洇底,然后将烟芽播于苗床,用薄膜覆盖。烟苗长到榆钱大小时,还要剔除杂草,间苗定苗,洒水促长。谷雨过后,开始往大田移栽烟苗。

烟株生长前期,要松土、除草、追肥、施药,管理一环跟一环。到小暑时节,开始采收。这期间,还要对烟株适时平顶,及时抹杈(抹杈五六天一遍)。烟叶采收、烘烤时正值酷暑。从烟田采收下来的烟叶在地头装车运到离炕房近的树荫下,开始往烟竿上系烟(也叫编烟)。系完烟后,选择在傍晚时分装炕。

人们用煤对炕房里的烟叶进行烘烤,开始小火,叫焖烟,使烟叶变黄。小火一般烧一天半时间,烟叶有七成变黄;中火又烧一天多时间,烟叶全部变黄;最后两三天用大火,把烟叶烘干。下部烟一般烘烤四五天,中部烟一般烘烤五六天,上部烟需要七天以上。烟叶出炕一般选择在天快亮的时候,一来避免人在高温的炕房里中暑,二来利用早晨的湿气使焦脆的烟叶变软,易于解竿堆放。

襄城的烟叶具有独特的浓香型风格,色泽金黄,组织细密,厚度适中,油分充足,香味浓郁,吃味醇和,感观指标优异,特别是有害物质少,具有不可替代性。现在一亩地一季一般要采收、烘烤五六炕。烟农在烤烟的间隙拣烟卖烟。各家把烟叶进行挑拣分级,挑拣中需要一片一片地过手,把成色鲜的烟叶展平,把属于一个等级的烟叶扎成把,然后把扎好的烟把进行“打台”,烟梗朝外,整整齐齐,然后用包单裹上,用绳子捆结实,就可以拉到烟站销售了。

近年来,许昌烟区普遍推广运用了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技术,实施种子、轮作、沃土三大前导技术工程,种烟大乡都建有2-3个现代育苗场,采用托盘漂浮育苗法,使移栽后的烟苗根系发达、长势旺、长相匀称。在栽培中推广机械施肥起垄、机械栽烟、机械铺膜。烘烤时采用现代箱式密集型控温烤房,大大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,提高了烟叶产量。目前每亩产量由过去的150公斤左右,提高到250公斤,上等烟比例占90%,效益大增。

许昌烤烟已走过百年历史。由于历史的机缘,“烟草文化”深深融入许昌的历史记忆中,一度成为许昌的形象代表。 如今,许昌已不再以“烟城”自命,而在谱写“水韵莲城”的新篇章。回首许昌烟草业的沧桑变化,才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。